赶海一般捕获什么最多 大沙岙沙滩怎么抓海鲜?

[更新]
·
·
分类:城市
2976 阅读

赶海一般捕获什么最多

大沙岙沙滩怎么抓海鲜?

大沙岙沙滩怎么抓海鲜?

1、捡海。提着小桶、打着手电筒到浅海区域,用光寻找水里的海鲜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住它们。这是一种很适合带着小朋友的活动,趣味无穷。
2、名副其实的“赶”海。海南有一种跑马蟹,需要一个人用光追着它,另一个人跟着手电筒的光束跑着去抓它。这种赶海的方式我只见过一次,印象深刻。
3、潜水抓鱼。这个需要专业渔民才能进行。渔民带好装备,潜到水中,用鱼叉去叉鱼,或者用网捕捞。这种方式往往可以抓上来一些很罕见的鱼类。
简而言之,赶海有风险,一定要有专业人士带着,做好安全措施,体验大于捕获,尤其要注意小孩子的安全哦。

赶海小动物有哪些?

古时候,生活在沿海的居民通过长时间对大海的观察,了解到海水涨落潮的变化规律,从而趁着退潮的时机,快速捕获滞留或附着在沙滩、浅海和礁石上的海产品。
起初人们只是出于生存的需要,后来逐渐形成了赶海的民间习俗,成为海洋文化的组成部分,吸引着很多内陆的人前来体验这种乐趣,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,这种习俗慢慢的变成了娱乐性。
赶海不分男女老幼,都可以在岸上“守株待兔”。
赶海的关键就是一个“赶”字,它包含着追、及时、从速、快做的意思。
有几个窍门必须要掌握:
第一、最低潮位的时间有限,想要收获更多的海鲜,就要赶在涨潮前行动;
第二,对待螃蟹、小虾、八爪鱼等行动较快的海鲜,要趁着它来不及溜走和躲藏的时候快抓。
第三,藏在泥沙中的蛤蜊、蛏子和附着在礁石上牡蛎、鲍鱼的贝类,采集起来比较费时,要早点儿行动。
赶海的最好时间
1. 落潮后
落潮也有大小潮之分:
a.枯潮——海水每天都有潮汐变化,等到枯潮时,也就是退潮达到了极限,之后就要涨潮了,这个时候,便是赶海的最佳时期。
b.大潮——常言道“初一、十五涨大潮”。由于海洋的滞后作用,海潮的天文大潮一般在阴历初一前后和阴历十五前后的一天左右,即农历的初二、初三和十七、十八日左右。大潮日涨潮最高,落潮也最低,而且海水退得远且急,沙滩或礁石上中的小海鲜来不及随同潮水一起退到深海,就搁浅在岸边了。
具体的涨落潮时间会在文尾放置,有兴趣的朋友可能作为参考。
2.七八月,虾蟹肥
春末夏初和秋季的贝类,在七八月的时节是最肥美的时候。对于赶海的人来说,除了贝类和牡蛎常能采到,其它的就要碰运气了。
赶海的乐趣在于 “赶”,而不在吃。尤其是孩子们,他们认真地在沙滩和礁石上翻找,挖掘,最终的收获可能还不够一碗底的,但快乐就在这些许的瞬间。
赶海可能收获到的小海鲜大概有:
赶海抓获的小海鲜主要有小海鱼、螃蟹、海螺、蛤蜊、蛏子、海星、八爪鱼、海虹、海蛎子等。另外,有的地方还可以拾取到海菜、海带等,回家食用需要清潮,因为海水中有淤泥类的杂物。
地点的选择与挖掘技巧
不同海产品的习性也不同,有的喜欢隐藏或栖息的地方也不同。以下介绍一些相关小知识,供初次赶海的大小朋友们参照:
海星:主要栖息于浅海底的沙地或礁石上。如果赶海时捕获了海星,是幸运的象征。在阳光的照耀下,颜色特别的光彩夺目。
海螺:一般栖息于浅海海域,喜欢夜间活动,晚上赶海的时候或能在沙滩上捡到几个行动迟缓的海螺。
蛤蜊:沙滩上的U字型小孔是蛤蜊的呼吸孔,在小孔的边上跺一脚,有水柱喷出就证明其中有蛤蜊,然后用小铁铲挖就可以了。
蛏子:拿铁铲铲沙,如果发现沙中有小孔,下面可能有蛏子。用筷子蘸点盐,往小孔里点一点,蛏子就会自己往上跑。
还有些喜欢吸附在礁石上的贝壳类:
海虹:海虹一般密集附着在海礁石上,是比较常见的赶海小海鲜。带上手套,用平口螺丝刀或小铁铲撬吧。
牡蛎:海蛎子的壳又硬又厚,野生海蛎子紧紧附着在礁石上,要用平口螺丝刀使劲撬才能撬下完整的海蛎子,为了省力,可以将海蛎子上面的壳撬开,只取其肉。
撬海虹(贻贝)和牡蛎的时候要格外小心,不要划伤了手和脚。小孩子要在大人的指导下采集。
喜欢躲在礁石下或石头缝里的小海鲜:
海胆:海胆一般栖息在盐度较高的海域,喜欢在水底或泥沙里栖息。浅水区的海胆刺一般软而短。在大风过后的退潮时段是获取海胆的最佳时机,多见于礁石缝隙处的海水里。可以带着手套抓或用小网兜捞。
螃蟹:对于石缝里的海蟹,先用网兜挡住它的退路,然后用小棍子赶进网里即可。抓捕螃蟹、章鱼和海胆时需要胆大心细,动作要快。记住,千万别抓它的脚,以免被蟹钳夹伤。
八爪鱼:偶尔也能在石头缝里找到几条小章鱼,用手抓起来就可以了。
赶海的一些必备小装备:
赶海别忘了带上一些必要的装备,会比别人抓的多哟!
小网兜、手套;
小铁铲、塑料铲、小耙子;
雨鞋;
小水桶;
手电筒。
注意:千万别光着脚丫在沙滩或礁石上抓海鲜,容易被一些破碎的贝壳割伤。